蒋介石对方智怡的外貌颇为欣赏,曾说:“这才是真正的名门闺秀。”
1949年,国民党撤退到台湾,蒋家的权力顶峰也随之结束。之后,蒋介石和蒋经国相继治理台湾将近四十年。然而,到了蒋家第三代,他们对政治舞台已没有了兴趣。
实际上,蒋家第三代人还是挺兴旺的。蒋经国和妻子一共生了四个孩子,这些孩子从小就受到祖父蒋介石的照顾,就连他们的婚事,也都是由蒋介石亲自把关的。
在众多孙辈中,蒋介石特别疼爱小孙子蒋孝勇。蒋孝勇文武双全,曾被视为蒋家事业的接班人。
不仅如此,蒋孝勇的妻子方智怡在蒋介石的几个孙媳妇中,最受他的青睐。
他们俩的结合,是蒋介石心甘情愿的事,完全没有不高兴的地方。那么,这个方智怡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,能让一向严肃的蒋介石越来越喜欢她呢?
大儿子们一个接一个地让人失望,小儿子却成了全家的骄傲。
了解了蒋家第三代的成员关系后,事情就变得清晰了。蒋介石只有一个亲生儿子叫蒋经国,蒋经国曾在苏联待了近十年,并在那里结识了他的妻子蒋方良。他们结婚后有了四个孩子,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,分别是蒋孝文、蒋孝章、蒋孝武和蒋孝勇。
在这些孩子中,只有最小的蒋孝勇受到了家族长辈的特别喜爱。这与孩子们的成长经历有很大关系。除了蒋孝勇外,其他三个孩子曾经让父母非常失望。
比如,蒋孝文和蒋孝武这两个儿子,一个出生在苏联,一个出生在内地,直到十几岁才随家人移居到台湾生活。然而,由于他们性格顽皮、脾气暴躁,渐渐染上了“官二代”的不良习惯,成了纨绔子弟的代表,差点成了“蒋家的耻辱”。
特别引人注意的是大儿子蒋孝文。他从小就因为受宠而任性妄为,根本听不进管教。最喜欢的就是仗着家庭背景到处惹麻烦。不仅学习上一塌糊涂,还经常打架闹事,无视法律。在美国上军校时,更是因为闯下大祸被赶回国。这种表现让蒋家对他彻底失望。
后来,按照家族的安排,他娶了革命党人徐锡麟的孙女徐乃锦。但是,女方家人一直对这个不太合适的女婿心存不满,从不真正接受他。
蒋孝文和妻子结婚后有了一个女儿叫蒋友梅,但这并没有让他改变。他还是经常在外面吃喝玩乐,一点也不顾家。
在他35岁那年,因为喝太多酒导致昏迷,虽然及时送到医院救回了性命,但他后半生却一直受到下半身瘫痪和智力受损的影响,生活几乎无法自理。
另一个孩子蒋孝武也不怎么样。蒋孝武从小就很调皮,还很阴险,关于他的趣事和小道消息,有很多可以讲。因为“江南案”的影响,蒋家一度名声很不好,几乎被大家瞧不起。
最终,父亲蒋经国不得不站出来,公开表示未来的后代不会涉足政界,这才平息了公众的愤怒。
蒋孝武的婚姻也不太光彩。他年轻时娶了一个瑞典的华侨汪长诗,婚后汪长诗生了两个孩子,蒋友兰和蒋友松。但这段婚姻因为蒋孝武的变心,在七年之后终于分手了。
汪长诗离婚后,蒋孝武不顾家人的反对,坚持要和比自己小14岁的家庭老师蔡惠媚结婚。尽管两人最终成婚,但蒋家对蔡惠媚的认可度不高。
除了那两个爱惹麻烦的男孩,蒋经国的女儿蒋孝章也让父母头疼。蒋孝章性格温婉,不像两个弟弟那样张狂,但她却是个典型的感情用事的人。
20岁那年,她决定嫁给一个比她大十几岁的“官二代”俞扬和,结果遭到蒋家上下的强烈反对。最后,蒋孝章不顾父母的反对,坚持嫁给他并搬到美国定居,从此很少与父母联系。
蒋家因为女儿不听话和儿子不成器,一度笼罩在前所未有的阴霾中。蒋经国经常感到自己在教导儿女上无能为力,祖父蒋介石对孙辈们也感到非常失望。两代人的心寒,是看得见的事实。
幸好,这时有一个年幼听话的蒋孝勇在,这让长辈们受伤的心得到了深深的慰藉。蒋孝勇出生于1948年,尽管出生在上海,但他的整个童年几乎都在台湾士林官邸度过。
他从小就和父母以及祖父母生活在一起,不仅很听他们的话,而且生性乖巧,心思细腻,似乎天生就有做成一番事业的潜力。
无论是蒋介石头还是蒋经国,他们都认为蒋孝勇才是蒋家最合适的继承人,甚至可能是将来唯一能维护蒋家声誉的人。因此,他们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用来培养蒋孝勇,对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。
按部就班的生活,培养出最出色的孩子
蒋孝勇成了全家人的寄托,他也对得起家人的期望。从小到大,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,做人处事也很有分寸。
十几岁时,他在家族安排下进了军校,但后来因为脚伤复发不得不提前退伍。做不成将军的蒋孝勇并没有放弃自己。他转而选择了文学,去了台湾大学政治系深造。
可以说,蒋经国的人生轨迹基本上是遵循着他父亲蒋介石的期望。如果1984年没有发生“江南案”,蒋孝勇可能会成为蒋家下一个涉足政坛的重要人物。尽管蒋家因这起事件蒙羞,蒋孝勇也曾试图勇敢地踏入政坛。
1988年蒋经国去世后,蒋家的子孙失去了“大树”的庇护。为了振兴家族事业,蒋孝勇通过各种手段进入了国民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。
但蒋孝勇没能担任多久,就毅然决然地离开了政坛,并带着家人移居加拿大。他遇到了什么难事,至今仍是未知数。
虽然再从政的可能性不大了,但蒋孝勇并没有因此而灰心。他转行做了生意,成为一名商人。其实早在大学期间,蒋孝勇就做过一些小生意。他曾经担任过传播公司的董事长,还负责过玻璃纤维公司的募款工作。此外,他还担任过台北市滑冰协会的会长。
蒋孝勇似乎更擅长商业经营,比起从政,他对做生意更有兴趣。从政是长辈对他的期望,而做生意才是他的爱好。移居海外后,他重新开始了自己的商业之路。他涉足金属、电力、机械等多个行业,在加拿大的商业圈子里闯出了自己的名堂。
蒋孝勇已经比自己的哥哥们强了百倍。而且,除了生意上的成就,他的择偶观也得到了家族的认可。
选伴侣让家里人满意,女朋友公开受到称赞。
那年,18岁的蒋孝勇还在军校读书。当时,他的同学方智怡只有17岁,是一名高中生,而且还是蒋孝勇的女朋友。这位同学原本打算出国留学,临走之前,他嘱咐蒋孝勇照顾好自己的女朋友。
蒋孝勇答应下来了,但经常帮忙和照顾让他的关系逐渐变得暧昧,与方智怡的关系也从熟络变成了这样。
久而久之,蒋孝勇对方智怡产生了感情。起初,方智怡并不接受,但蒋孝勇的坚持让她难以招架。最终,两人还是走到了一起,开始了他们的恋爱旅程。
方智怡曾经提到,她最享受的时刻就是在恋爱时听蒋孝勇讲述府邸中的趣闻。比如蒋介石夫妇的日常生活、蒋经国夫妇的相处方式,还有士林官邸的各个角落,这些都是普通人家一辈子也想象不出的情景。
那时候的方智怡知道蒋孝勇的身世,也知道他背后豪门大户的背景。但她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嫁给他,更没有想过要攀附他。
她自己也没想到有一天会和蒋宋夫妇一起出现在公众视野中。在她看来,这些人跟她生活中的距离还很远。
实际上,方智怡的家庭条件也相当不错。她的父亲叫方恩绪,方恩绪有四个孩子,方智怡是他的最小女儿,也是他最宠爱的一个。如果女儿要早点出嫁,方恩绪也未必会舍得。
这样的家庭也算得上是有名望的家族,但跟蒋孝勇的大家族比起来,就显得小多了。难怪方智怡总是觉得低人一等。
两人在恋爱期间一直保持着低调,蒋孝勇多次想带方智怡见父母,但由于女友比较害羞,这件事一直没能实现。
到了1968年,方智怡突然拜见了蒋介石夫妇。那一年,蒋孝勇因为脚伤住院,身为女友的方智怡为了照顾他,忙个不停,整天在病房里穿梭。
有一天,她在医院陪护时,正好遇到前来探望蒋孝勇的祖父和祖母。方智怡无处可躲,只好硬着头皮和蒋介石夫妇打招呼。好在有蒋孝勇的引荐,初次见面倒也没有很尴尬。
这次之后,方智怡和蒋孝勇的关系彻底公开了。幸好两人是自由恋爱,家里人也没有反对。蒋孝勇特别怕长辈不喜欢方智怡,所以找机会问了爷爷奶奶对方智怡的第一印象如何。
那时,年纪大的蒋介石已经没有了从前的傲气,他微笑着称赞这个女孩看起来很顺眼,还让蒋孝勇好好对她。
以前的蒋介石可不是这样的人。他做事心思缜密,眼光锐利,对人对事从不轻易夸奖。
以前,他对儿媳妇和前几位孙媳妇的态度都不太好,有的时候态度还很冷淡。但是现在,到了蒋孝勇这里,他却变得特别热情,连一根刺都不挑。
有人说,这是因为蒋介石对孙子特别喜爱,所以对孙媳妇也就不再那么苛刻了。但实际上,真正打动蒋介石的,还是因为方智怡的家庭背景非常优秀,这让蒋介石觉得她配得上蒋家。
而且,方家祖籍在浙江杭州,方恩绪会说一口流利的杭州方言,这让同样是浙江奉化的蒋介石感到特别亲切。
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,方智怡长得非常端庄,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。她一开口说话,就显得非常大方得体,给人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。尤其是她的圆脸和大脸蛋,与众不同,让蒋介石一看就觉得她有一种富贵的气息。
过去,蒋介石和蒋经国等人聊到方智怡的长相时,曾说她那张圆脸“才是大家闺秀的标准”。另外,祖母宋美龄第一次见到方智怡时,也开玩笑地问候她:“你就是方小姐吧?看你脸圆圆的,应该叫‘圆’小姐才对。”
爷爷奶奶能同时看上同一个人确实不多见。或许之前经历了太多不开心的事,蒋介石和宋美龄对孙媳妇的要求也不再那么严格。无论从家庭背景还是个人品德来看,方智怡已经是他们孙媳妇中最出色的了。
成为蒋家的好儿媳,她现在是家庭的代表人物。
在得到祖父母的认可后,蒋孝勇再也不用担心女朋友会和家族产生矛盾了。1973年,经过五年的恋爱,两人终于结为夫妇。从此,方智怡改名为蒋方智怡,正式成为蒋家的一员,并且也开始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。
当年,蒋孝勇和方智怡成婚时,正是蒋介石生命的末期。他那时已经卧病在床,长期住院。但为了能让祖父高兴,两人特意在婚礼当天先去医院。在向蒋介石敬茶行礼之后,才匆忙赶回婚礼现场。
蒋公躺在病床上,为了能喝到孙媳妇敬的那杯茶,硬是撑着虚弱的身体,让人搀扶着坐了起来。之后,他和宋美龄一起接受了新人的敬茶和叩拜。这张在病房里拍下的合照,成了蒋公在世时的最后一张影像。可惜,第二年四月,蒋公就离开了人世。
这件事证明了蒋介石的眼光确实独到。蒋方智怡结婚后,对长辈尊敬,与小辈和睦,她经常陪年迈的公公蒋经国吃饭,还主动与丈夫蒋孝勇的兄弟姐妹们搞好关系,相处融洽。她和蒋孝勇还为蒋家添了三个男孩,分别叫蒋友柏、蒋友青和蒋友常。
在相夫教子的日子里,蒋方智怡不仅成了蒋家的好媳妇,还成了将来蒋家唯一的公众形象。
1988年蒋经国离世后,蒋家的风光不再,却迎来了一连串的不幸。自九十年代开始,蒋家的第三代男性成员相继离世。1989年,蒋孝文因患咽喉癌去世;1991年,蒋孝武因胰腺炎去世;到了1996年,蒋孝勇也因食道癌在台湾去世,年仅48岁,这给方智怡带来了巨大的悲痛。
丈夫过早地离开了人世,这对蒋方智怡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。然而,在那个时代,蒋家已经没有了主心骨,只能由女性来撑起这个家。
因为婆婆性格比较安静,前面几位儿媳也不太爱在公众面前露脸,蒋方智怡就自愿站出来做了“蒋家的代言人”。她经常出现在媒体面前,代表蒋家发声,告诉大家她是“蒋家第三代的儿媳”。
这样的身份既是光彩,也带来了不少压力。因为在外人面前,她可以光彩照人,但背后却要处处小心,事事周全,才能保住蒋家的好名声。
到了后期,蒋家风光不再,但台湾政局却变得波涛汹涌。这一切让蒋方智怡感到很大的压力。她真的能替亡夫撑起这个家吗?
她做到了。因为蒋家二老有很多 unfinished 的事情,所以外界的猜测和议论一直没有停止。这时候,蒋方智怡站出来积极回答记者的问题,澄清一些不准确的报道。
同时,她也多次往返于台湾和大陆之间,努力促进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。她曾多次前往奉化为已故丈夫祭祖,还在南京的中山陵拜谒。
在受访时,蒋方智怡经常提到蒋介石和宋美龄,并亲切地称他们为“爷爷”和“奶奶”,言语间透露出作为蒋家后代的自豪感。
这些都是蒋方智怡认真对待的工作。她守护着已故丈夫的家庭,努力支撑着整个家族。对于她个人来说,丈夫去世后,蒋方智怡继承了蒋孝勇在海外的大笔遗产,继续细心管理着家族的生意。现在,她也成为了商界的女强人。
她的三个孩子从小就都在国外上学和生活。现在他们也都结婚生子了,蒋方智怡自己也成了奶奶辈的人了。
简要总结
蒋方智怡是蒋家后代中最为活跃的女性之一。她独自撑起了整个蒋家,成为蒋家的代表性人物。尽管近年来她卷入了“两蒋日记”的纠纷,但最终在家人的心平气和下,风波得以平息。
其实,不管发生过什么风波,也不管有过什么争议,都不能抹去她在蒋家所做出的贡献。作为一个普通女性,能做到这样的程度,确实不容易。蒋方智怡当年被蒋介石一眼看中,成为孙媳妇,如今多年过去,她依旧扛起了蒋家的重任,撑起了蒋家的门面。
参考书目
台湾社会知名女性蒋方智怡:蒋家在政坛中的活跃代表 中国台湾网[引用日期2021-07-05]
蒋方智怡回乡祭祖 人民政协网[引用日期:2014-10-06]
3. 蒋方智怡,蒋介石的孙媳妇,回老家奉化溪口祭祖探亲。消息来自奉化日报,发布日期为2016年8月1日。
《温馨提示:本文中的图片和描述均来自网络,目的是传播积极向上的信息。如果您发现有侵犯版权或个人权益的情况,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调整。》
中国股票配资公司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